您好,欢迎来到隆森康养! 400-839-2889
隆森康养
  访问量:12226005

河北省出台多项措施支持康养产业发展

来源:河青新闻网 2024-05-16 阅读:271
  

20条政策举措支持康养产业发展

养老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领域。近年来,我省各地充分利用区位和生态优势,着力构建“一区(环京24县养老核心区)、一圈(高铁1小时养老服务圈)、三带(燕山、太行山、沿海康养休闲产业带)”养老产业发展格局,积极承接京津养老需求,加速培育壮大康养产业。目前,已有超过12万京津老年人来冀康养,其中北京9.6万人、天津2.6万人。

今年,为了加速培育壮大康养产业,河北省出台了《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可简要概括为’12520’。”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翟增军介绍。其中,“1”,就是聚焦“推动京津养老项目向河北延伸布局”这一主题;“2”,就是明确“吸引更多京津老年人来冀康养”、“助力我省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等2个目标;“5”,就是立足金融支持、土地保障、医疗服务、人才培养、综合配套等5个方面;“20”,就是围绕支持康养产业发展提出的20条政策举措。

具体来看,《若干措施》主要分为五个部分。首先,要通过创新金融领域服务、助力地产行业转型、支持闲置商业等场所转型、丰富养老金融产品、支持银发经济产业项目等8条措施,强化财政金融支持;其次,要降低机构置业成本、保障康养项目用地,完善用地保障措施;再次,要加强与京津三甲医院合作、促进医养有机结合、提升平台服务水平、促进“康养+文旅”融合发展,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此外,还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和强化综合配套支撑。

【亮点】

将康养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

河北省医疗保障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胜群介绍,河北省医保部门将围绕将康养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和破除京津冀异地就医医保直接结算政策机制障碍两个方面,支持康养产业发展。

其中,对康养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实现应纳尽纳。李胜群介绍,将简化医保定点纳入条件和认定流程,对符合条件的机构全部纳入医保定点,开通异地就医医保直接结算服务。目前,环京津24个县(市、区)为京津参保人提供养老就医直接结算服务的定点医疗机构、零售药店分别达到2117家、2713家,实现了京津参保人到我省养老就医购药涉及医保方面无障碍。

河北还在全国率先实现京津冀区域异地就医医保直接结算免备案。按照国家现行政策,患者异地就医需先到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才能享受医保报销直接结算便利。为方便京津参保群众在河北就医,我省率先取消参保群众到京津异地就医备案手续。随后,京津医保部门也取消了京津参保群众到河北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全面实现了京津冀区域医保直接结算一体化。

此外,经过河北省医保局主动多方对接沟通,已在全国率先破除了异地就医按照就医地医保目录报销结算这一政策机制障碍,京津参保群众在河北就医,可使用北京医保目录直接结算。

年内新增养老护理员持证人员超3000人

记者从会上获悉,河北省将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力争年底前完成至少4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提升居家养老生活品质。同时,提升养老护理人才队伍素质,力争年底前新增养老护理员持证人员不少于3000人,持证护理员占比达到75%以上。

河北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闫恒方介绍,河北将集中照护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逐步满足有意愿入住养老机构的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需求;并以农村留守老年人为重点,搭建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线上信息平台,因地制宜创新探索探访关爱模式。

此外,河北还将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共建共享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积极培育一批示范性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构建社区居家机构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发展农村幸福院等互助养老服务。

实施环京津地区中医医养结合能力提升项目

据介绍,河北促进医养结合,推动省内三甲医院、县医院和中医院与当地康养机构合作,支持全省康养产业健康发展,并对与大型康养机构合作的省内三甲医院、县医院和中医院,在医疗机构评价时给予适当奖励,并配合相关部门在项目、资金上给予支持。

发挥中医药优势,持续实施环京津地区中医医养结合能力提升项目,支持环京津县级中医医院与当地康养机构、养老机构签约合作,定期为其提供中医药服务。

此外,《若干措施》指出,促进“康养+文旅”融合发展。加快推动国有A级旅游景区对60周岁以上老人实行免门票政策。推动景区因地制宜开发温泉、生态等康养旅游业态,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

加强省远程医疗服务平合建设,推动其与北京协和医院,天坛医院等北京优质医疗资源对接,并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和手术指导。持续提升医养结合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将新增且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国家或北京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平合。

闲置商业、仓储等场所可改建养老服务设施

《若干措施》明确,支持闲置商业等场所转型,支持培训疗养机构转型发展养老服务,支持利用闲置商业、办公、工业、仓储和农村闲置学校、幼儿园等存量场所改建养老服务设施。经规划实施评估论证的存量空间,可依法适当增加容积率,完善城市服务功能。转型后的康养项目优先纳入重点康养项目清单。

补助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对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提供全日制集中居住和照料护理服务且通过等级评定的养老机构,按照新建、改建、租赁的建设方式和核定床位数量,分别按照规定给予相应补贴。对连锁运营5家以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营业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的,一次性奖励10万元;连锁运营10家以上、营业收入达到300万元以上的,一次性奖励20万元。

此外,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北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赵江表示,还将推动“险资入冀”布局养老产业,增强保险保障能力。积极支持保险机构总部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通过自建养老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等方式,满足人民群众对机构养老、医疗健康、照料护理等多样化养老需求。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个人中心

在线客服

购物车

公众号

返回顶部

品牌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