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隆森康养! 400-839-2889
隆森康养
  访问量:12403662

“爽爽贵阳”打造“候鸟式”康养旅居最佳栖息地

来源:贵阳发布 2024-06-26 阅读:175
  

“贵州山村,宁静致远,爽爽的夏天。”这是旅居修文县的“候鸟式”游客高阿姨7月16日发的一条朋友圈,配图是她和朋友的田园生活,云白山青,阡陌田园,颇有“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令人向往。

进入7月以来,修文县大木村、清镇市红枫湖畔、花溪区高坡等地迎来乡村避暑旅游热潮,不少“候鸟式”游客如约而至,他们或围坐在农家小院前,或相邀行走在广阔的田野上,吹风、聊天、品茶、欣赏山水美景,肆意享受着贵州高原山区独特的清凉夏天。

“爽爽贵阳”因为生态优越、气候良好、文化多彩、交通便利、配套齐全、服务优良,不知不觉间,已成为众多“候鸟式”旅居者的重要栖息地。在推动“爽爽贵阳”城市IP提质升级的背景下,贵阳贵安正顺势而为,抢抓机遇,放大优势,全力打造“候鸟式”康养旅居最佳栖息地,推动“爽爽贵阳”康养旅居新业态高质量发展。

对于这个结果,来自武汉的“候鸟式”旅居游客易倩觉得,综合性方面贵阳应该排名第一。

易倩是一位热爱旅游的自由职业者,这几年,每到夏天,必来观山湖区住上20多天。易倩说,贵阳生态环境良好,很凉快。此外,贵阳是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贵州县县通高速,在贵阳落脚后,可以非常方便地去往全省各地游玩,尽享多彩文化之魅。

“更何况了解贵阳之后,才知道贵阳不止有良好生态和凉爽气候,这里好吃好玩的都很多。”易倩说。

与易倩有相同看法的,还包括来自重庆的高阿姨、董老师等,他们都是来贵阳避暑的“回头客”,每年大概要住2个月左右,中途会选择性地到贵州其他地方游玩。而贵阳,是他们的“大本营”。

贵阳成为众多“候鸟式”游客的栖息地由来已久。“我们最早来的时候大概是2013年,那时候我们租村民的房子来住。”来自重庆80岁高龄的董老师回忆,“目的很简单,就是想找个天气凉快又方便出行的地方度过夏天。”

虽然没有精准记录,但“爽爽贵阳”至少在10年前就被“候鸟式”游客们自主选择。那时候,主要是靠熟人介绍,或者是来贵阳旅游的时候偶然发现。如今,在修文县、息烽县、花溪区等旅居的游客,不少人有5年以上旅居史,他们已经把贵阳当作“第二故乡”。

随着“候鸟式”游客越来越多,很多村民自发做起了民宿,尝试发展避暑经济,修文县大兴村的连子朋、雷招德等人就是最早一批把自家房子改成民宿的村民。

良好的生态、凉爽的气候是“爽爽贵阳”的底色和底气,也是推动旅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

政府引导 越来越多村民吃上“旅游饭”

苍茫的绿野,凉爽的微风……七月,息烽县梨安村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以前,这里没有产业支撑,村民除了外出打工和务农,基本没有其他路子。”梨安村南山东篱小居民宿老板黎治霞说。

不过近年来,这一情况悄然发生了变化。为了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息烽县通过标准化改造、市场化运作,把闲置农房盘活成民宿(客栈)、农家乐等新业态,依托“爽爽贵阳”的气候优势,让闲置房屋变成增收“活水”。黎治霞说,她已经经营民宿3年,今年上半年,旅居客人爆满,预计收入近10万元。

“连续三年我都来贵阳避暑,这里经济实惠、旅游资源丰富,我非常满意。明年,我还会带更多朋友和亲戚来这里旅居避暑。”居住在南山东篱小居民宿的湖南游客张晓斯说。

在息烽县,像黎治霞这样的小老板并不少。今年以来,息烽县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按照“南山北水”农房盘活总体路线,着力打造“又见·南山”“又见·乌江”系列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项目。其中,“又见·南山”示范带将带动闲置农房60栋发展避暑旅居产业,预计今年将接待旅居游客1370人。同时,息烽县还在龙泉村、家寨村、绿化村、坝上村、潮水村等6个村发展避暑旅居产业。

近年来,修文县的乡村旅居产业正从自发性向自觉性迭代升级。修文县幸福村近两年来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各方参与”的原则,打破以往“各自为政”的局面,采取“合作社+农户”一体化发展,以群众自主打造、村级合作社统一管理的模式进行经营。目前,幸福村有乡村民宿260余间,建设统一食堂4个,今年已累计接待游客600余人次。

幸福村的乡缘休闲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王友福介绍,该村围绕“811”经营管理模式经营民宿,“8”即所有游客由合作社统一安排入住,每月返还民宿总收入的80%;“1”即合作社对民宿主体进行考评,考评合格的当月返还总收益的10%;“1”即每户民宿总收益的10%作为合作社日常经营管理费用。通过这一模式,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千方百计盘活盘优闲置农房,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服务提档、百姓增收。

“发展初期,修文县文旅局积极引导我们乡村民宿与当地资源禀赋和文化特色融合,着力培育适应市场需求和消费升级的民宿产品。我们也通过党员干部带头,不断凝聚沟通有桥梁、干事有舞台、互助有渠道的党建合力,在大木村发展了12家精品客栈、300多个床位,切实将党建工作优势转化为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使大木村的民宿更有人情味,让游客旅行更有记忆点。”大木村党支部书记李红林说,党员干部的辛劳换来了游客的接踵而至。村民看到家乡的变化,返乡创业的人越来越多,农村闲置土地资源不断被盘活,乡村旅游越来越旺。

目前,大木村已建成“大木金叶十二栈”等乡村民宿和桃源河派对空间露营基地,依托布依族文化、红色文化,通过系列节目的打造和网络传播,备受游客追捧,每逢布依族“六月六”风情节等,更是一房难求,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体验示范村,更多人吃上了“旅游饭”。

高位谋划 构建“爽爽贵阳”旅居新业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康养旅居已经成为一种新时尚。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日发布的《全国避暑旅游发展报告》指出,在老龄社会发展、中产阶层增加、健康中国战略深入实施等因素叠加影响下,避暑旅游及相关市场规模已达1.2至1.5万亿元。康养旅居作为大健康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复合型产业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是一片巨大的蓝海。

贵阳贵安正在积极谋划,全力打造“候鸟式”康养旅居最佳栖息地,让“爽爽贵阳”既有诗又有远方。

目前,贵阳贵安正从全市层面进行规划,高质量编制“爽爽贵阳·旅居生活”建设标准、服务标准,细化农房改造、配套建设、管理服务等内容,计划以修文桃源避暑带、息烽南山民宿带、清镇红枫民宿带、花溪青黔高沿线、乌当羊昌百宜沿线、开阳十里画廊、贵安北斗七寨等区域为重点,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业态丰富的要求,做好“爽爽贵阳·旅居生活”生活点空间布局,为广大旅居者提供更加安全、舒适、便捷的旅居生活体验,推动“爽爽贵阳”旅居产业高质量发展。

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胡琳介绍,当下,随着人们经济水平和精神要求越来越高,旅居观也在不断发展,已从最初的追求生态良好和气候凉爽向追求不同的文化体验等升级,衍生出新的旅居业态——文旅康养,这是“爽爽贵阳”的努力方向。在推动贵阳旅居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候鸟式”康养旅居最佳栖息地过程中,贵阳贵安将进一步突出文化、特色、情怀和体验,结合资源禀赋和开发条件,将旅居生活点与休闲康养、体育运动、文化研学等深度融合,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因地制宜、差异化打造康养型、研学型、科研型、候鸟型、运动型等多类型旅居生活点,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同时,依托旅居生活点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历史遗存、民俗文化等吸引物,因势造景推进旅居生活点景区化发展。持续提升旅居生活点所在村寨村落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效能,鼓励举办具有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文体活动,丰富旅居生活体验,提升“爽爽贵阳”旅居产业的高度和厚度。

胡琳介绍,热文化+凉资源+优服务,将是贵阳贵安推动旅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几大关键。贵阳作为“中国数谷”,将聚焦数字赋能,推动旅居生活线上线下一体化融合,实现客群、服务的供需精准匹配。目前,贵阳市文旅局已牵头起草了贵阳贵安关于推进发展旅居经济的指导意见,下一步,全市将认真落实“爽爽贵阳·旅居生活”工作启动会精神,围绕农村、避暑、长居三大关键词,以及“六爽”“四季”主题,按照“市场化、标准化、差异化、结构化、数字化”原则,精准研究客群需求、消费特点、旅游偏好;加强政策保障,市场化打造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业态丰富的市级避暑旅居示范点和示范带;推进旅游产品和服务标准化建设,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加安全、舒适、便捷的避暑旅居体验。同时,我市各区(市、县)也将依托自身资源,策划推出乡村避暑、城市漫游等旅居产品,让“候鸟式”游客充分感受到“爽爽贵阳”独特的城市魅力,加快形成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个人中心

在线客服

购物车

公众号

返回顶部

品牌强国